• 优先出版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聚集诱导发光探针对模拟微重力下线粒体膜电位的监测及探针-水凝胶3D成像体系的构建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1-30 DOI: 10.12146/j.issn.2095-3135.20221010001

      摘要 (50) HTML (0) PDF 828.05 K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空间特殊环境可引起宇航员机体损伤,对机体生理指标的监测对于损伤机制和保护手段的研究至关重要。微重力作为空间特殊环境之一可以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线粒体膜电位是线粒体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快速和简便地监测模拟微重力(SMG)下线粒体膜电位具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线粒体靶向聚集诱导发光(AIE)探针TPE-Ph-In实现了对细胞的免洗和长周期染色,及在SMG下对线粒体膜电位的成像监测;同时为克服长时间SMG下细胞贴壁不牢固的问题,采用水凝胶Matrigel包裹细胞进行培养,用TPE-Ph-In进行成像,构建了AIE探针-水凝胶3D成像体系。此工作为探究细胞的微重力效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基于多参数特征融合的无袖带连续血压测量方法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1-10 DOI: 10.12146/j.issn.2095-3135.20221116001

      摘要 (36) HTML (0) PDF 0.00 Byte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压是人体的一大生理指标,连续测量患者每个心动周期的动脉血压,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实时诊断的重要依据。而目前的无袖带连续血压估计方法一直面临精度不高的问题,难以实现临床应用。因此为医护人员实时提供患者的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方法与技术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的无袖带连续血压测量方法大多基于脉搏波和心电图两路信号获取的特征进行预测建模,但因无法涵盖影响血压的多种因素,其模型存在一定误差。该文在传统脉搏波和心电信号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的体征信息,探索影响血压测量精度的因素。通过55位志愿者的实验,证明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无袖带血压预测模型可以提高血压预测的精度。

    • “互联网+”政务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优先出版日期: 2022-12-26 DOI: 10.12146/j.issn.2095-3135.20220826001

      摘要 (33) HTML (0) PDF 2.28 M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政务大数据关联公共服务和社会传感数据,使城市管理模式从单 一走向立体、城市服务系统从孤立走向共享、城市决策模式从机械走向智能,已成为当前政务服 务的发展趋势。为解决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和社会传感数据存在融合不足、共享不充分、利 用效能不高及技术平台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互联网+”政务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该 文对平台建设理论进行了阐述,对系统架构、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服务应用等进行设计,实现 了“互联网+”政务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透明访问、城市信息单元建模、透明智能体协同、透明 管理和微服务等功能。同时,在数字广东和辽宁丹东社会保障等平台进行了探索性应用,结果显 示该平台能有效支持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和社会传感数据高效共享、管理和利用,提升部门 服务效能。该文提出的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可为省市级政府进行“互联网+”政务大数据智能服务 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 页
    共1页3篇文献 跳转到 GO